查看原文
其他

大咖工作坊 | 如何让孩子爱上美术欣赏课?这里有秘诀~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西安欧亚人文教育学院 Author 吴绮芮 王文聃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美育是帮助学生美好天性自然生成的最好方式。”

著名画家木心先生说:“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救不了。”

 

儿童美术欣赏课是提升儿童美术鉴赏力与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然而,美术欣赏课却是美术老师普遍反映最难上的一门课程,因为美术作品往往距离孩子的世界太遥远,儿童美术鉴赏课极易流于形式。

 

美术作品是如何被创作出来的?作品的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如何让孩子读懂美术作品?如何让孩子爱上美术欣赏课?


△侯令

4月5日-7日,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副秘书长、特级中小学美术教师,被称为“实践型”美术教育理论家的侯令教授,为欧亚人文教育学院儿童视觉艺术方向的师生带来了一场为期三天的工作坊——“美术欣赏课的新境界”,同时就人文教育学院正在进行的儿童视觉艺术教育课程改革与实践项目进行了学术交流。


从介绍DBAE艺术教育理论的发展到我国美术核心素养的解读,侯令教授通过深入的理论讲解和教学设计演练,让师生们在实践中探索美术欣赏课教学的有效路径,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美术欣赏课的价值:通过让孩子关注作品背后的故事,教给他们赏析艺术品的方法,提升其艺术鉴赏力,进而实现自我创造。


那么,艺术作品究竟如何欣赏?上好美术欣赏课的关键又是什么?以下是本次工作坊的精彩内容。


大咖简介

侯令

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副秘书长、中国美协少儿美术艺委会原副主任、我国最早的美术特级教师之一,著有《美术教育与学生人文精神的涵养》等专著,国家美术课程《大纲》及《课标》制定组核心成员。

美术欣赏课的重要性


2017年,《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美术教育正式走进核心素养时代。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中也明确规定:“中小学美术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着力培养中小学生的审美情趣”。而美术欣赏评述课是实现这两个素养的重要途径。

 

美术欣赏课是引导学生运用欣赏、描述、解释、分析、评论评价的方法,通过语言、文字、动作(和创作结合)的方式表达自我的感受和看法。美术欣赏课不仅能让学生接触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世界经典的艺术名作,而且能帮助学生构建起审美心理结构。



美术核心素养的提出与解读


2016年9月,我国公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在此背景下,高中美术课标提炼出了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五个美术核心素养,旨在教会学生用美术的方式、用跨学科的方式来解决美术的问题及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促使学生了解艺术作品表现的不同文化和不同时代所特有的价值观念,重视艺术对人类文明及发展的价值。



图像识读:对美术作品、图形、影像及其他视觉符号的观看、识别和解读。

美术表现:运用传统与现代的媒材、技术和美术语言,通过构思与反思,创作具有思想和文化内涵的美术作品,或用来表达自己的各种想法与情感。

审美判断:感知、分析、比较、诠释美术作品中所隐含各种美的因素,分析和辨别生活中的视觉文化现象,进而做出自己的看法与判断。

创意实践:运用联想、想象和变通的方式进行构想与生成有创意的意图,并利用传统和现代的材料、工具与方法进行创造和实践。

文化理解:从文化的角度观察理解美术作品、美术现象和观念。理解不同国家、地区、民族和时代的美术作品所体现的文化多样性,尊重艺术家、设计师和手工艺者及其创造成果和对人类文化的贡献。


— 例:如何欣赏中国艺术作品? —


东西方的艺术是两个不同的体系,这是因为地域、自然条件、民族的不同造成的。中国的艺术讲气韵、意境、意象,外国的讲科学、模彷、个人的感受……中国的艺术讲传统、继承、出处,外国讲个性、创新、颠覆……目前我们对中国绘画艺术较多地运用了西方的欣赏程序,然而,中国画在艺术上有自己的特有追求,如气韵、形神兼备、意境……我们不能完全参照西方的标准来欣赏。叶朗在《现代美学体系》一书中,提出了中国特有的美学形态——中和。他认为,”妙”是中国艺术的高层次的追求。只有从妙字上着眼,才能说明中国古代艺术家为何不满足于停留在”美”的境界。因为最高的艺术必须提供给人们一种不再能超越的形而上学的安身立命之所,而唯有创造出意境的艺术能从有限进到无限,从而引发带有哲理性的人生感、历史感和宇宙感。



中国的艺术追求的并不是画的像不像,中国艺术中的真实是一种“意象”。意象是真实与画家主观感受、认识、情感的融和。“这样的‘艺术真实论’,是既不能用‘再现’,也不能用‘表现’来概括的。’一拳知天地,顽石有乾坤’,中国的艺术家从石头中看到了生命,看到了自己,看到了中国文化的大智慧,进而达到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这样的艺术语言在西方的美学中是绝少见的。”侯令指出,只有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内涵有所了解,欣赏活动才能从“形式语言”的层面,真正达到“文化理解”的高度。


上好美术欣赏课的关键

1

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

课程是教育的心脏,教学目标,内容、方法以及评价应随课程目标的设定而改变。无论是美术欣赏课,还是其他的课型,所设计的教学活动及学习活动都是为我们的三维目标服务的。三维目标是2001年课改以来,教育部一直在倡导的教学目标,它是根据课程四要素推导出来的,分别是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对欣赏课的备课有特别的意义,在知识和技能方面,教师必须清楚学生的年级段具备的基础和提高的方向。


2

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侯令强调,在美术教育过程中,我们的基本目的是要帮助学生提高他们对特定艺术作品和艺术整体两个方面的理解力。教师的角色必须转变,应当由课堂的主导者变为引导者。教学过程和方法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失败是学生积累经验的必经之路。美术教学要联系学生们的实际经验,适合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应当讨论已经存在的论题,以及在创作、关照、谈论艺术作品时遇到的论题。学生应当讨论的问题、个人探究的问题都要有具体的文字要求。教师最好以“学案”、信封、表格等形式展现给学生,并体现一定的仪式感。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可以采用体验式的学习方法。例如,可以通过让学生了解中药的历史及文化,教会学生以古老的方式包装中药,并为凉茶及中药设计包装。学生们不仅在这一过程中设计出有趣的包装,而且对有关中药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点燃了他们传承文化的热情。

3

灵活自主的教学组织

常见的美术欣赏课类型有:1、阐释型。主要由教师讲解美术欣赏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2、提问型。教师对作品或欣赏的知识、原理等问题提问,学生回答。3、讨论型。以学生为主体对作品的欣赏展开讨论,教师进行点拨。4、自主型。学生在学校内外自发地、自由地欣赏美术作品。


教学活动的组织要灵活多样,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美术欣赏中,学生在观赏美术作品时,最初的感受往往是获得美感的重要基础。


课前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让学生有备而“赏”,从而缩短与欣赏内容的距离,产生欣赏的兴趣。上课时,教师出示欣赏作品后,不要立即讲解,可以让学生读画几分钟,也可以讨论的形式,请他们说说自己对作品的第一印象。然后出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使教师唱独角戏变为师生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美术欣赏课不应是一味地欣赏,可以让学生写一些评论,有助于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深刻理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写作的能力。



像安迪·沃霍尔的这件作品,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探究这件艺术作品背后的含义,为什么安迪·沃霍尔要在同一张作品上画这么多同样的画面?难道一张人像不能表达他的思想吗?这些都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挖掘,当然也不可忽略时代特征对艺术家风格带来的影响。

4

客观动态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方面,美国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在美国,教师非常关注学生的成长记录和过程性评价,他们平时会积累学生的作业、谈话以及图片、甚至包含前期的草图构思以及相关资料,他们从三年级就开始为每个学生建立文件夹,记录同伴之间的客观评价,并要求学生为自己制作作品集。而在最终的学科分数上,学生的期末成绩只占到20%,平时作业占20%,作品集占最终成绩的60%。这种评价方式有助于教师更加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欣赏课的热情。

5

教师艺术素养的持续提升

画速写是对美术教师最低的要求,了解中外艺术史的发展脉络,熟练地掌握欣赏课作品的基本信息,能够运用美术评价引导学生探索作品的奥秘,是美术教师的基本功。教师需要持续美术创作并开阔眼界(如多看艺术展览),磨炼对艺术深刻的认识与感受,才能真正上好欣赏课。


近年来,博物馆、美术馆事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博物馆和美术馆的新变化,成为美术史研究的一部分。我们的美术教育要适应这一新的形势,让学生懂得美术史是鲜活的,不是只会躲在书斋里做学问。


教师要能够熟记并运用美术评论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欣赏课上,我们引导学生分析评论一张美术作品,必须要从“四个程序”做起,也就是要学会操作描述、分析、解释、评价。操作时尽力做到通俗易懂,多为学生设计学习探索活动,让学生多思考,多表达,在自主探索中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设计演练


侯令强调,实践操作与同伴互助是学习的最佳方式,教学设计演练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理论并将其付诸实践。儿童视觉艺术方向三个年级的学生都参与到教学设计演练活动中,同学们勇于挑战的学习精神与富有创意的教学设计给侯令教授留下了深刻印象。


 《西厢记》插图(木刻) (明) 陈洪绶 《莺莺传》


同学们搜寻到艺术家资料,了解创作背景,用肢体语言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艺术家作品。


侯令对大家的教学活动设计进行了细致点评,指出了每个学生在试讲过程中的亮点与不足,建议大家加强对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分析,加强图像识读和文化理解,以此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


— 工作坊学员反馈 —


“实际的操演与想象中还是有很大差别,你会紧张,会忘记自己下一步要做什么,但恰恰是这样的环节,能够真实地反映自己的教学技能与教学准备是否过硬与充分,老师的点评更是让我醍醐灌顶,让我拨开了迷雾看到未来更好的自己。”

——卢彦霖


“第一次写教案、展示,收获都是颇大的,但是更多的是反思,例如我们应该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全体学生发言;应该如何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快速有效地吸收知识;反思自己对上课内容的深度理解是否有度、全面。”

——刘琳心雨


“我了解到如何循序渐进教导孩子拥有良好的艺术批判能力。在欣赏画作同时,也关注它背后的故事。最重要的是让我懂得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能只注重模仿外在,更多是要教会孩子自我的创造。”

——韩宇晨


 

“侯令教授的讲座使我明白了我们专业所做的努力是多么有意义,对于欣赏评述课如何上,如何上好,侯令教授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在接受西方理论的同时还要不忘传统,要设计符合儿童的课题。”

——叶蓝蓝


点赞欧亚视觉艺术课程改革


工作坊举办期间,侯令教授参观了欧亚儿童视觉艺术教育方向的学生作品以及儿童视觉艺术实验班的儿童作品,对人文教育学院目前正在进行的儿童视觉艺术教育实践给予高度评价。



侯令说,“欧亚学院视觉艺术教育专业的教师们正在结合中小学的实际探索师范教育的内容,全面提升学生们的教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在他们的办公室里,我看到了学生们的作业,其精细和创意的表达让我以为是绘画的老手。后来才知道,有些学生考上欧亚之前几乎没学过绘画,但现在的作业表明她们已和过去彻底告别了……一位在加拿大从事美术教育的老朋友,看了欧亚学院的学生作业后说:‘还是年轻人厉害!’我知道,她说的是老师。”



左:申满容《你也走了很远的路吧》   右:李丹《合》


▲2017年第二届全球无界艺术展,学生获奖作品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参展


▲2019年花桥国际当代艺术展 学生作品与国外艺术家同台展出


▲学生平时作业


—  儿童视觉艺术实验班  —


“欧亚学院视觉艺术专业办了个儿童视觉艺术实验班,很受家长和孩子们的欢迎。在老师的带领下,大学生们把所学的教育理论应用到儿童绘画心理和美术创作中,她们引导幼儿画的线条练习很有代表性,一米五长的大宣纸,孩子们放开来画,画面奔放、动感、变化,孩子们缤纷多彩的作品时常表现出令人惊叹的创造力,她们作为教师的幸福感也油然而生。这样的学生将来一但成为了教师,肯定会带领中小学生在设计学习领域中大有作为。”


▲欧亚儿童视觉艺术实验班上课场景


▲林熠涵 5岁4个月 赵曜轩 3岁


▲王一俊 4岁10个月 黄子妍 5岁2个月


《线的自由表达》属于造型表现课,本节课上,老师先带领孩子们用线在林子里面做了一件集体的大地艺术作品,然后通过对这些线条形态、种类的观察,在宣纸上用水墨画线条,感受墨的浓淡变化。


 ▲Come From全国少儿艺术大展 儿童班学生作品


▲儿童班学生作品


欧亚儿童视觉艺术教育团队的师生们忘我投入的状态以及课程改革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令侯教授深感欣慰,他鼓励这个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团队将这种敢为人先的精神传递下去,让学生们认识到自己作为一名艺术教育工作者的独特价值,勇敢尝试,大胆创新,从容自信地面对未来。



往期回顾

01 通识课程如何DIY?和港中大学教师一起研读

02 台湾“玩具博士”带你找回被耽误的童年

03 研究导向型教学课程设计,了解一下?

04 跟着荷兰国宝级舞者节拍动起来!



欧亚学院新媒体工作室

文字 | 人文教育学院 吴绮芮 王文聃

图片 | 人文教育学院 周俊

投稿邮箱 | 3332794105@qq.com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